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内页左侧联系方式

发布时间:2018-08-20 00:00:00
深圳市宝路华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宝城115区宝安客运中心大楼7楼
电话:0755-29978772
传真:0755-29978771
邮箱:14055437@qq.com
/
/
/
停车这么难 我想停高处

停车这么难 我想停高处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3-16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停车这么难 我想停高处

【概要描述】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3-16 00:00
  • 访问量:
详情

深圳小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00万辆,停车难已经成为困扰深圳城市管理的突出难题。停车这么难,深圳还有缓解妙招吗?出席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深圳交委决策咨询专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王雪,专门就推进深圳停车立体化智能化建设问题撰写提案,强烈呼吁:请给立体车库一个明确身份!

图为我市已建成的自动化多出口塔式立体停车库

三大瓶颈制约,立体车库身份难明

王雪委员长期研究交通问题,她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市小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由于停车设施供给不足带来的挤占非机动车道等公共资源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城市交通通行,制约深圳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和管理服务水平。从国内外先进国家或地区经验来看,推行立体车库建设、加快停车场智能化发展是解决城市停车难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调研数据显示,深圳市立体车库车位数仅2万余,仅为北京立体车库车位数的九分之一。

王雪认为,深圳立体车库建设凸显三大瓶颈:

瓶颈1 ?立体车库建设多头管理,审批主体不清晰。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立体车库,政策环境都是制约其建设的主要瓶颈。深圳职能部门将立体车库当作“固定建筑物”,审批涉及土地规划、消防、安监、交通、城管等多部门,这些部门各有各的职能,对停车有不同意见,相关法律也不明晰。企业在报建过程中,找不到审批主体,有时办理各种报批手续竟需要近2年,手续异常繁琐。

瓶颈2 ?停车场规范标准滞后。

立体机械式停车库在深圳市发展不够快,与现行停车场规范标准滞后密切相关。机械停车设备行业在我国属新兴行业,而现在停车场相关规划设计规范、消防规划的技术标准主要是针对自行式停车场。由于在城市中心区新建或改建机械车库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机械立体车库的设计方案难以满足相关规范,而负责审批此类建设项目的规划、交通、消防等部门仍按现行规范要求,使得多数此类建设项目的报建难以通过。许多开发商在几经波折后,干脆放弃了机械立体车库设计方案,而回到传统车库模式。

瓶颈3 ?智能停车建设缺乏统一联网标准。

随着“互联网+交通”行动计划的深化,民营资本甚至风险投资愿意进入智能停车行业已成为趋势。但是,智能停车建设缺乏统一联网标准。一方面,政府部门组织建设停车信息平台的工作尚未开展,另一方面智能停车企业先行通过商业模式整合停车场形成联网,并普及联网标准甚至发展为城市停车信息平台,又缺乏PPP项目支持,难以统一标准联网。

开出六剂“良方”,给缓解停车难一条出路

王雪就解决停车立体化智能化问题开出六剂“良方”。

良方1 ?建议市政府以适度满足居住区基本停车和减少出行停车为导向,避免与公交优先战略相矛盾,尽快出台立体停车建设地方指导意见,在宏观上明确立体停车发展方向。

良方2 ?明确立体车库身份属性,清晰监管主体,简化审批流程。

借鉴北京经验,对于利用居住区和单位自有用地,设置机械式、简易自走式立体停车设备,按照“机械设备”安装管理,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用地、环评、施工等许可手续;对于利用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设置机械式、简易自走式立体停车设备,须办理建设工程规划、用地、环评、施工等许可手续。在行政审批手续方面,将现有的土地、消防、交通等多部门审批流程简化,设立“一站式”审批服务窗口,提高审批效率。同时制定立体车库运行中的安全风险标准,明确安全责任风险。

良方3 ?针对不同类型立体车库,差异化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对于住宅小区停车立体化,可选取重点片区,试点突破目前要求60%以上业主通过才能启动改造的限制,先行先试,总结经验,逐步推进。对于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立体化,建议市政府统一出台政策,鼓励企事业建设立体车库,并在规费减免、税收优惠、资本参与方面予以优惠扶持。对于社会公共设施配套立体车库,放宽投资方式和经营模式,通过户外广告等多元化收益补贴停车费。

良方4 ?明确建设重点,引导拥车者减少用车。

立体停车建设重点以居住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外围站点(P+R)、医院、学校、旅游景区等特殊地区为重点,在内部通过挖潜及改造建设停车设施,并在有条件的周边区域增建公共停车设施。鼓励建设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的停车设施,并按照一定比例配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

良方5 ?创新投融资方式,鼓励PPP模式共建立体化智能化停车设施。

利用公共资源建设停车设施,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政府投入公共资源产权,与社会资本共同开发建设,采用放弃一定时期的收益权等形式保障社会资本的收益;允许在不改变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的前提下将部分建筑面积用作便民商业服务设施,收益用于弥补停车设施建设和运营资金不足。

良方6 ?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云停车”智能化建设。

大力推进“互联网+停车”,大大促进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建立停车基础数据库,实时更新数据,并对外开放共享;促进智能停车诱导系统、自动识别车牌系统等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强不同停车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促进停车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支持移动终端互联网停车应用的开发与推广,鼓励出行前进行停车查询、预订车位,实现自动计费支付等功能,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因寻找停车泊位诱发的交通需求。

 

 

摘自深圳新闻网(来源:《深圳商报》)

相关资讯

  • 微信购票

    扫描二维码
    微信购票